6月中美通脹均回落上周,中國和美國都發布了2023年6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的同比漲幅數據。
6月份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指數顯示中美兩國的通脹趨勢都是下降的,但市場對兩組數據的反應截然不同。
A股市場投資者認為中國即將陷入通縮,市場情緒延續低迷;美股投資者則認為美國通脹已經見頂,美聯儲加息行將結束,市場漲勢喜人。
不過,上面的兩個趨勢未來恐均無法維持。我們判斷未來中美通脹和股市走向與上周的走勢截然相反:中國通脹會起來,資本市場走牛;而美國通脹會下降,但股市走熊。具體請看下面的分析。
中國通脹因高基數回落首先看一下中國6月份的通脹數據。6月份我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持平,跟5月份相比同比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豬肉價格同比跌幅較大造成的。6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月擴大4個百分點。
從2022年3月底到10月底這7個月的時間里,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全國22省市的生豬價格從3月底的12.12元每公斤上漲到10月底的28.32元每公斤,漲幅134%。
從去年10月底至今,豬肉價格持續下降。截止2023年6月30日,全國22省市的生豬價格下降到去年10月底以來的最低點,13.95元每公斤。
6月份生豬價格面臨去年的高基數造成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回落。7-10月份生豬價格也均面臨去年的高基數,意味著7-10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有可能會持續保持在低位甚至降落到負增長區間。
與消費者價格指數一樣,生產者價格指數也是因為去年的高基數而降幅擴大。今年6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4%,降幅較上個月擴大0.8個百分點。
在生產者價格指數中,原油、螺紋鋼、銅、煤炭對其同比的拉動系數分別為15%、2.7%、4.5%、1.3%。四大商品足以解釋PPI同比約85%的波動。上述四種商品去年6月份都處在歷史高位或者歷史相對高位。
展望今年下半年,上游商品價格在去年同期都呈回落態勢,生產者價格指數將會在低基數的基礎上同比逐步回升,上游商品生產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水平也將隨之回升。A股市場也會因為利潤回升從低位企穩反彈。
美國通脹同樣回落
看完中國的通脹情況,再看一下美國。
2023年6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下降到3%,這是自2021年3月以來的最小增幅。同樣,6月份的核心CPI同比漲幅也有所下降,降至了4.8%,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新低。
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下降也與去年的高基數有關系。2022年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9.1%,為1981年12月以來的最高同比漲幅。
美國6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1%,為2020年以來的最小同比漲幅,較5月的1.1%大幅回落。
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快速回落也與去年的高基數有關系。2022年6月,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11.1%,是自2010年11月以來漲幅第二高的月份。第一高是2022年3月,當月同比漲幅為11.6%。
投資者對美國通脹回落歡欣鼓舞,主要原因是認為終于看到美聯儲加息停止的希望了,不過有可能高興得有點早。
美國通脹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經濟即將進入衰退的信號。
從2010年11月有數據以來,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兩次進入負增長區間,一次是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一次是2020年4月到2020年8月。
這兩次生產者價格指數進入負增長區間均是由于經濟陷入衰退而引起的。2015-2016年是因為全球經濟增長同步放緩,2020年是因為新冠危機導致的。
這次,如果生產者價格指數進入負增長區間,很有可能預示著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
美國經濟周期滯后于中國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么美國通脹放緩是經濟要衰退,而我國通脹回落是經濟要企穩回升?你不是拿有色眼鏡看人吧?
非也非也。這種差異與經濟周期有關:在此輪經濟周期中,我國領先美國。
我們以采購經理人指數作為衡量經濟周期的指標。2021年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見到高點之后就開始了下行趨勢。
我們判斷此次下行周期將會延續兩年左右,庫存周期下行期在今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結束。之后,庫存周期的上行期隨之開啟。今年6月份的通脹數據也印證了庫存周期上行期正在逐步展開。
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也是在2021年3月見到高點,但是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則在2021年11月才見到高點。
美國庫存周期受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的影響更大,原因是美國經濟中80%是由消費和服務驅動,制造業占比僅為11-12%。
美國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的高點據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高點的時間晚8個月。也就是說,美國經濟周期滯后中國經濟周期8個月左右的時間。
從2021年11月至今,美國此次下行經濟周期已經延續了近2年的時間,我們判斷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仍將下探。
正式由于經濟周期的差異,在在美國經濟探底的過程中,我國經濟將會企穩回升。中美兩國股市也會走出牛熊逆轉的趨勢:美國將由牛轉熊,而中國將由熊轉牛。
有朋友又問:美國經濟衰退,外需會受到影響,中國經濟怎么可能會好呢?限于篇幅,我們將在之后的文章中詳細探討這一個問題。
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外需是我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但不是全部。事實上,經濟的驅動力除了外需,還有投資和消費。
聲明:本市場點評由北京楓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瑞基金”)及其名下“楓瑞視點”微信公眾號擁有版權,,授權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楓瑞基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內容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未經楓瑞基金書面授權,本文中的內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楓瑞基金版權的方式使用和轉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費咨詢電話: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稱: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天虹路46號信保廣場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0029404號-1